| 
 都市酵母X中正高中
 都會中優良的生活環境從公園開始。
 公園是都市人在水泥叢林中一角伸展肢體,
 感受陽光、水、空氣的地方。從公園開始思考臺北人你我生活的公共空間。
   日期|2013.11.29(五) 地點|大安森林公園 參與人員| 中正高中 蔡紫德老師 李憶慈老師 中正高中102學年度 Design Thinking 課全體學生   都市酵母 x 水越設計 主持/周育如設計師 物件/蕭永明工業設計師、林克軒設計師 五感/李培儂設計師、張芳睿設計師 生態/林資芬設計師、高偉恩工業設計師 潘煜熹工程師文字紀錄協助 攝影記錄/陳宇妏、吳傳雅 - 元智藝術設計系大四   活動流程|田野探索 - 分析 - 交流 - 觀察 - 策略 - 整合產出發表   09:30          工作人員集合 10:00-11:30 說明介紹與田野調查 11:30-13:00 國際案例分享交流&野餐美味分享 13:00-13:30 實地觀察 13:30-14:30 問題與策略討論 14:30-15:30 整合策略與產出手法討論 15:30-17:00 集合發表   活動紀錄︱   這是晴朗的冬日早晨。水越設計、都市酵母和中正高中一行五十多人於早上十時在大安森林公園的露天音樂台附近集合。在簡單介紹過參與人員和公園的現狀後,我們請同學們活動腦袋,為下一步的田野調查準備問題。經過一番暖身後,同學們都蠢蠢欲動訪問公園的遊人聽取他們對公園的看法。
 
 
 
 
 
   二十分鐘的訪問,覆蓋了老中青各層面,也收集了本地與外國人的意見。其中青年組受訪者認為公園需要更清楚的路標。中老年人傾向要求更多廁所與安靜的空間,並認為有樹很好。 
 
 
 
 
 
 
 
 
 
   經過簡單的分析後,同學們開始進行分組討論與野餐。 
 
   在藍天綠草的環境分享美味野餐的同時,同學們分享他們預先準備好的各地公園案例,讓大家從公園的各式定義中探索公園的更多可能性。從社區小空地到鄰里公園、從都會公園,歷史公園,特色公園到大型的國家地景公園,大家開始更全面的思考公園與人的關係。 
 
 
   午餐過後,同學們在設計師帶領下進行公園的實地觀察。各組分別以物件、五感及生態為主題,觀察及思考公園裡一些平常不能發覺、細微的地方,並留意這些地方與人的互動。 
 
 
 
 
 
 
    通過預先準備的學習單和一天的思考練習,同學們聚集在小涼亭中,開始準備等一下的舞台發表。 
 
 
 
 
 
 
   下午3:30,設計師與同學們再次回到露天音樂台,以活動表演方式展示觀察到大安森林公園裡的各種事物與現象與提出的改進方法。 
 
 
 
 
 
 
 
 
 
 
 
 
 
 
 
 
 
 
 
   第一組/生態/林資芬設計師帶領: 以富有詩意的音樂肢體舞蹈模仿公園裡的各種不同鳥類、行人和植物的姿態和聲音。   
   第二組/五感/李培儂設計師帶領: 以公園中通過五感體驗到事物的關鍵字串連成為兩首詩和一段 Rap 歌詞,通過朗誦表演方式演出。  
 
   第三組/生態/高偉恩工業設計師帶領: 演出生態進化論三段。表現出公園多元的動植物在不同環境與季節的各種生態。   
   第四組/物件/林克軒設計師帶領: 演出公園改造短劇。通過生動有趣的方式介紹公園看到的各種現象和改善方法。 
   第五組/物件/蕭永明工業設計師帶領: 通過成員的各自觀察,探討公園物件與人的互動並以表演介紹並提出改進方法。     第六組/五感/張芳睿設計師帶領: 從一對公園情侶的角度觀察,並演出公園裡各種感官為人們帶來的感受。   
 
   活動最後則在美麗夕陽底下拍攝大合照愉快收尾。   
 
 
 
 
   心得︱ 
 [潘煜熹] 台北的市民們很懂得忙裡偷閒,在都市繁雜生活的隙縫中找出時間,跑到公園去好好享受一下。雖然是平日,公園的利用率與其他國家的都會公園比較算非常高。雖然在觀察的過程中發現不少可以改進的地方,但方便的交通、優美的環境與豐富的動植物生態,是大安森林公園遊人不絕的原因。期待政府能聽到人們的需求,為大家提供更多這種洗滌心靈的空間,也逐步改進現有的公園。                    
 叢生想像的小舞台 - 森林rap創作
 都市酵母 x 中正高中                |